返回

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1章 兴奋的探索和无聊的驾驶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机终于来到了自己的下一个工作地点,一条月溪旁。

    哇……好宽啊……

    这就是月溪?

    感觉像山谷?

    坐在驾驶舱里,洞叁和章成铭透过玻璃向外查看着眼前的这条月溪,现在太阳还有一定的倾角,导致阳光没法完全照射到月溪的底部,也就是说,月溪两侧的斜面,一半在阳光的照射下露出了它的面目,而另一半和底部,还处在阴影区内。

    “放小型机从高空看下。”

    洞叁嘴里说着,手也没闲着,直接打开了飞行小型机的控制面板。

    “打高点,先看下大环境。”章成铭赞同洞叁的想法,并补充着自己的意见。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两分钟后,一架小型无人机从工作机上飞上空中。

    因为没有空气,这种小型机使用的是星海自己研制的微型变推力发动机。

    虽然章成铭和陆英豪特别眼馋航天局那7500N的变推发动机,但他们研究后发现这么短的时间里搞不定,便退而求其次的着手研发了一种使用胶基燃料的小型变推发动机。

    这种发动机最大推力10N,也就一公斤不到,最小3N,而且中间档也因为太小的缘故没法精细调整,只能有3,6,10三种档位切换。

    这样粗糙的变推力发动机说实话连陆英豪都有些嫌弃,但是俗话说的好,没有不好用的发明,只有不会用的环境场景。

    这玩意粗糙简陋,推力档位少,用在飞船、飞行器上控制姿态稳定属于是捣乱的。

    但是把它用来做这种小型无人机低空探测时……那它的推力和体积比就有了巨大的用武之地。

    全功率上升,中档悬停,低档减速着陆……

    虽然缺乏精细调整,导致操作者往往会在一米高度时中档悬停,然后切换低档落地时总会摔那么一下,但从一米的高度bia叽一下……坏不了!

    两百米高度的无人机传输信号很快便出现在两人的屏幕上,两人惊讶的发现,前方有一截月溪,因为角度和坡度的问题,已经全部被阳光照射到,两人毫不犹豫的驾驶着工作机向那个方向驶去。

    来到这个地方,两人也没有贸然下去探索,而是先向环月空间站汇报了自己的位置,并对四周进行一定的科考工作。

    这个并不是说重复做工,而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。

    如果这条月溪之前真的有水存在,那么河道四周的土壤情况是什么样?会不会和没有水的地区有啥区别?

    在收集完地表和钻孔取样后,两人依旧没有下去,而是先使用机器狗,在河道的一处凸起的石头上设置了中转通讯设备。

    虽然这设备就是一个背包大小,但关键的时刻,这玩意是能保命的。

    河道里的深度,以及它自身特殊的结构让通讯信号的输送受到了限制,一旦工作机在底下出现意外无法上来,河道上空又正好没有通讯卫星……

    反正章成铭不可能让电影里的那种狗血桥段发生在自己的身上!

    做好了充足的准备,章成铭在空间站的提示下,这才发现,现在已经是蓝星帝都时间的晚上十点了。

    提醒时间一个是告诉章成铭今天的直播就要结束了,同时也是提醒他,现在是不能直接下去探查了,按照规定,两人要在上面休息并且给玖爪充电十二个小时后,才能下去进行探查。

    “各位,抱歉啊,那个直播只能到这里结束了,毕竟大家还要早睡,不像我们这里,使用的是月球时间……”

    别啊!不要停啊!!

    我信你个鬼!你月球一个白天足足从早亮到晚上持续半个月!!

    再播一会咯!我保证看完就睡觉!

    “你们想得美!”

    章成铭毫不气的数落着这些人。

    “你们不累我们也累了,给你穿着120公斤的出舱服在月球上蹦跶几个小时,然后再开几个小时的车,神仙来了也架不住,航天员也不是生产队的驴啊,没你们这么玩命用的啊!”

    “就这样,你们早点休息,我这也要休息了,等明天再直播!”

    说罢,章成铭便关掉了直播画面,让屏幕中一片哀嚎。

    其实章成铭被提醒后也才注意到,月球的日照时间和蓝星是有很大不同的,太阳在天空中犹如80岁的老太太一样慢悠悠的挪动着,这十二个小时下来基本没啥动静。

    关闭直播的章成铭伸了一个懒腰,从和环月空间站脱离开始到现在,情绪就一直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,一个人长时间的保持这种状态是很容易造成身体疲劳的。

    而现在一关闭直播,身体上的疲劳感立刻显现出来,身体各个机能各种需要休息的信息反馈立刻开始涌向大脑。

    “累了吧!”

    洞叁看到章成铭揉胳膊捏腿的,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。

    别看月球重力只有蓝星上的六分之一,但穿着一百二十公斤的出舱服在外面蹦跶几个小时,依旧能把人类得够呛。

第61章 兴奋的探索和无聊的驾驶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